水花:是指由鱼卵孵化的小鱼,叫水花、水花苗,也叫鱼苗、鱼花、也称为海花。欢迎访问水花网,鱼花网,为爱鱼者免费提供鱼之分类,习性,喂养等信息!

鱼花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咸水鱼 > 小型鱼

小型鱼

银鲳 Pampus argenteus yín chāng

发布时间:02-18 小型鱼 阅读编辑:渔者
银鲳(学名:Pampus argenteus)是鲳科、鲳属鱼类。体侧扁,体呈近椭圆形,背、腹缘弧形隆起。头较小,侧扁而高。吻短而圆钝。口小,斜裂;上颌略突出;上下颌有一列细齿,锄骨、腭骨及舌上则无细齿。前鳃盖骨边缘不游离,主鳃盖骨具柔软扁棘。鳃耙细弱,排列稀疏;鳃裂较小,鳃膜与喉峡部相连。体被细小圆鳞,且易剥离;侧线完全,头部后方之侧线管在侧线上方区后缘呈圆形,侧线下方区向后延伸至胸鳍1/3处之上方。背鳍及臀鳍前方软条特长,呈镰刀状,但不伸达尾鳍基部;无腹鳍。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面呈银白色,各鳍略带黄色及淡墨色边缘。...文章源自鱼花网【www.fishbkw.com】-https://www.fishbkw.com/b/456.html
银鲳 Pampus argenteus yín chāng
中文名银鲳鲈形目
拉丁学名Pampus argenteus亚纲辐鳍亚纲
别名平鱼、白鲳、长林、车片鱼、鲳鱼、镜鱼、草鲳、白仑、乌伦鲳科
动物界银鲳
脊索动物门鲳属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分布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区
硬骨鱼纲汉语拼音yín chāng
说明:该表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渔者|编辑整理!

银鲳(学名:Pampus argenteus)是鲳科、鲳属鱼类。体侧扁,体呈近椭圆形,背、腹缘弧形隆起。头较小,侧扁而高。吻短而圆钝。口小,斜裂;上颌略突出;上下颌有一列细齿,锄骨、腭骨及舌上则无细齿。前鳃盖骨边缘不游离,主鳃盖骨具柔软扁棘。鳃耙细弱,排列稀疏;鳃裂较小,鳃膜与喉峡部相连。体被细小圆鳞,且易剥离;侧线完全,头部后方之侧线管在侧线上方区后缘呈圆形,侧线下方区向后延伸至胸鳍1/3处之上方。背鳍及臀鳍前方软条特长,呈镰刀状,但不伸达尾鳍基部;无腹鳍。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面呈银白色,各鳍略带黄色及淡墨色边缘。

银鲳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深30~70米的海区。喜在阴影中群集,早晨、黄昏时在水的中上层。有季节洄游现象。成鱼主要摄食水母、底栖动物和小鱼,幼鲳主要摄食小鱼、箭虫和桡足类。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区,包括朝鲜至日本的西部海域、中国诸海、太平洋印度洋区以及印度的孟加拉湾、波斯湾等海域。在中国以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分布较为集中,即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

百度翻译提供:

Silver pomfret (scientific name: Pampus argenteus) is a fish of pomfret family and pomfret genus. The side of the body is flat, the body is nearly oval, and the dorsal and ventral edges are arc-shaped. The head is small and the side is flat and high. The kiss is short and blunt. Small mouth, oblique crack; The upper jaw is slightly prominent; There is a row of fine teeth on the upper and lower jaw, while there are no fine teeth on the hoe bone, palate bone and tongue.

动物学史

银鲳作为海洋养殖的重要候选品种之一,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银鲳已被列入宁波“十三五”海洋种质工程四大主要地方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这完全符合《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其中提出要“切实提高我国海水良种覆盖率,推动一批人工繁殖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具备良好市场潜力且能代表不同海域环境和不同养殖模式的海水养殖新品种的产业化进程,加速优质种源的扩繁进度,推进我国海水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因此,开展银鲳规模化养殖符合我国海水养殖中远期规划,其意义重大。

东海银鲳作为浙江省宁波市重要的渔业资源,早在十多年前,宁波市科技局和市海洋与渔业局就开始了前瞻性的部署。以宁波大学为银鲳攻关研究主持单位,联合宁波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大学及多家企业,自2000年起相继承担了“银鲳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银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银鲳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银鲳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2015年又专门设立了重大科技专项“东海银鲳产业化前期技术研究与示范”,该项目由宁波大学主持,联合浙江大学等四家单位共同承担,产业前期研究计划5年,共投入300万元。

在2015年实施“东海银鲳产业化前期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以后的两年间,项目组聚集各协作单位的技术力量开展集中攻关。明确了养殖银鲳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与有效积温,结合营养和光控技术实现了银鲳全人工繁育;通过银鲳育苗饵料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银鲳鱼苗的育成率和生长速度;发现了水母是银鲳的特效营养源,明确了银鲳对水母的特殊营养需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技术,成功筛查、得到了银鲳30种重要的脂质标记物;成功克隆了养殖银鲳生长和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最终实现了在2016年拥有人工养殖银鲳亲鱼数量近万尾的好成绩,亲鱼数量创纪录,这也是中国国内人工养殖银鲳亲鱼最多的记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从2004年开始研究银鲳全人工养殖技术,于2007年完成人工育苗,到2008年已经完成子一代、子二代人工繁殖,2016年完成了子三代人工繁殖,数量约8000余尾,研究团队养殖的银鲳每条规格在150~300克/尾,这些银鲳2017年可以繁育苗种数十万尾,繁育出来的这些鱼苗2017年将进入中等规模养殖阶段。 

形态特征 

背鳍Ⅹ-41~44,臀鳍Ⅶ~Ⅷ-41~43,胸鳍22~24,尾鳍17。鳃耙5~6+12~14。椎骨39~42。 

体长为体高1.4~1.5倍,为头长3.8~4.9倍。头长为吻长3.3~4.6倍,为眼径3.3~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0~1.1倍。 

体卵圆形,很侧扁,背面与腹面狭窄,背缘和腹缘弧形隆起,体以背鳍起点前为最高,由此向吻端倾斜,尾柄短,侧扁,高与宽约相等。头较小,侧扁而高,背面隆起,两侧平坦。吻短而圆钝,稍突出,等于或稍短于眼径。眼较小,侧位,靠近头部前端,距吻端较距鳃盖后上角为近。眼间隔宽,隆起,约为眼径2倍。鼻孔每侧2个,紧相邻,均位于眼前上方;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裂缝状。口小,亚前位,成鱼的口微近腹面。吻及上颌突出,长于下颌。上颌骨后缘伸达眼前缘下方。两领各具细牙一行,牙3峰,排列紧密,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食道侧囊一个,长椭圆形。鳃孔小。前鳃盖骨迦缘不游离,鳃盖骨具软柔扁棘。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5根。无假鳃。鳃耙细弱,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易脱落,头部除吻及两颌裸露外,大部分被鳞。侧线完全,上侧位,与背缘平行。头部后上方侧线管的横枕管丛和背分攴丛后缘圆形,腹分攴丛较短(其小分支稀疏),向后仅伸达胸鳍1/3处上方。

背鳍个,鳍棘短,小戟状,幼鱼时明显,成鱼时埋于皮下,前方鳍条常延长,镰刀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背鳍同形,几相对,鳍棘小戟状,幼鱼时明显,成鱼时退化,埋于皮下,前方鳍条稍延长,镰刀状,不伸达尾鳍基。胸鳍大,向后伸达背鳍基底中部下方无腹鳍。尾鳍深叉形,下叶较上叶长。 [6] 

体背侧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各鳍浅灰色。

幼鱼

刚孵化出的全长2.75毫米的仔鱼,颅顶部有近10个星状黑色素细胞,听囊后端至肛门上方的背缘有5~6个几呈等距排列的星状黑色素细胞,消化管背面有一列较密的星状黑色素细胞;全长3.75毫米仔鱼,体背缘仅剩2个星状黑色素细胞,尾中央侧面仍有许多星状黑色素细胞,肌节14+21对;全长4.10毫米仔鱼,卵黄囊、油球全部消失,体型变宽,自眼后缘至肛门上方体侧上缘有10个左右呈弧形排列的星状黑色素细胞,肌节12+22对。天然水域中采集的仔鱼体长3.06毫米和体长5.00毫米。体长8.35毫米稚鱼,体型明显增厚,呈卵圆形,各鳍还未分化完全,但尾鳍已形成鳍条,背、臀鳍膜上出现了鳍担骨,自鳃盖到肛门上方体侧上缘有10个左右呈弧形配列排列的星状黑色素细胞,在腹囊及其附近的体侧上分布许多呈星状和菊花状黑色素。

生活习性

银鲳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深30~70米的海区。喜在阴影中群集,早晨、黄昏时在水的中上层。有季节洄游现象,冬季在外海深水区越冬东海越冬场主要有:济州岛邻近水域越冬场(北纬32°00′~34°00′、东经124°00′以东,水深80~100米海域)、东海北部外海越冬场(北纬29°00′~32°00′、东经125°30′~127°30',水深80~100米海域)和温台外海越冬场(北纬26°30′~28°30、东经122°30′~125°30′,水深80~100米海域)。1997~2000年调查发现在东海北部近海的北纬29°00′~32°00′、东经125°30′以西区域成为小个体银鲳相对较为集中的越冬场。每年春季,随水温的回升,各越冬场的鱼群按各自的洄游路线向近海作产卵涧游。其中东海北部外海的越冬鱼群般自4月开始,随暖势力的增强向西—西北方向移动;4月上中旬,舟山渔场和长江口渔场鱼群明显增多,此后鱼群迅速向近岸靠拢,分别进入大戢洋和江苏近海产卵。成鱼主要摄食水母、底栖动物和小鱼,幼鲳主要摄食小鱼、箭虫和桡足类。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区,包括朝鲜至日本的西部海域、中国诸海、太平洋印度洋区以及印度的孟加拉湾、波斯湾(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海域。在中国以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分布较为集中,即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波斯湾种群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4年 ver 3.1)——易危(VU)。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种群状态

历史上银鲳多为兼捕对象,产量不高,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东海区集体渔业和国有企业渔业的兼捕对象,年产量只有(0.3~0.5)×10吨。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大、小黄鱼相继衰退,银鲳资源得以进一步开发利用。1970年以后,随着银鲳流刺网作业的推广和应用,银鲳逐渐成为专业捕捞对象,产量开始迅速上升。20世纪80年代,银鲳流刺网作业逐渐被张网作业所代替,产量也进一步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间,除1992年的产量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呈上升趋势,2000年东海银鲳产量又创历史新高。达22.5×10吨。 

中国东海区银鲳的年海洋捕捞产量虽然呈连续上升的趋势,但其资源状况却并不容乐观,从1997~2000年调查及日常监测的结果来看,银鲳的年龄、长度组成、性成熟等生物学指标均逐渐趋小,一方面说明其补充群体的捕捞量明显过度,另一方面说明银鲳已处于生长型过度捕捞,如不有效控制捕捞力量,其资源必将被进一步破坏,进而不能持续利用东海区这一经济价值较高的传统经济鱼类。 

主要价值 播报

银鲳肉质洁白、细嫩、少刺,蛋白质含量为16.76%、脂肪含量为5.03%,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3. 11~22.50%,EPA和DHA之和占脂肪酸总量的7.18~10.08%。根据1973年FAO/WHO推荐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对银鲳肌肉进行评价,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83,肌肉中还含有钙、磷、铁、钠、钾、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等,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以及预防心肌梗死、脑血栓等病,因而备受养殖业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文章源自鱼花网【www.fishbkw.com】-https://www.fishbkw.com/b/456.html

版权:《银鲳 Pampus argenteus yín chāng》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黄鳍鲳  Monodactylus ar

    黄鳍鲳 Monodactylus ar

    黄鳍鲳又名银大眼鲳、银色单指鲳,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中国分布在广州的沿海地区,算是一种中国海水原生鱼,一般生活在咸淡水及海水中,偶尔也可以进入淡水,但是纯淡水的水质PH值必须是中性水或弱碱性水,水质变酸,会导致黄鳍鲳死亡。 黄鳍鲳幼鱼时期性情温和,可与不会被它一口吞下的小型热带鱼混养。成年以后相对暴...

    已经有116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红鲳鱼 hóng chāng yú

    红鲳鱼 hóng chāng yú

    红鲳鱼,别名也叫淡水白鲳,虽然在外形上酷似鲳鱼,但是它的成体却有着黑色的背鳍和闪耀着桔红色金属光泽的腹鳍。...

    已经有76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中国鲳 Pampus chinensis

    中国鲳 Pampus chinensis

    中国鲳 Pampus chinensis dòu chāng 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日本以及中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南部等海域,属于近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背部灰褐色,两侧银白,鳍银灰,体高而侧扁,尾柄短,缺乏盾状鳞屑或肉质龙骨。吻钝圆,额头几乎是笔直的,眼小,口小,亚中位,向後、向下弯曲,侧线高,下...

    已经有71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金鲳的繁殖技术与人工养殖注意事项【探讨】

    金鲳的繁殖技术与人工养殖注意事项【探讨】

    繁殖方式繁殖习性卵形鲳鲹属离岸大洋性产卵鱼类,在中国广东,人工繁殖于每年4~5月开始,一直持续到8~9月,个体怀卵量为40~60万粒。天然海区孵出后的仔、稚鱼1.2~2厘米开始游向近岸,长成13~15厘米的幼鱼又游向离岸海区。 卵形鲳鲹的性成熟年龄,据方永强等(1996)对该鱼早期卵子发生的显微及超...

    已经有86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卵形鲳鲹 Trachinotus ova

    卵形鲳鲹 Trachinotus ova

    卵形鲳鲹(学名:Trachinotus ovatus)是鲹科、鲳鲹属鱼类。体高而侧扁;尾柄细短,侧扁。头小,高大于长,枕骨嵴明显。吻钝,前端几截形, 吻长大于眼径。眼小,前位。脂眼睑不发达。鼻孔每侧2个,紧相邻。口小,前下位,位于眼下缘水平线上,微倾斜。前颌骨能伸缩。鳃孔大。前鳃盖骨和鳃盖骨后缘光滑...

    已经有81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怎么钓鲳鱼?

    怎么钓鲳鱼?

    鲳鱼是一种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的海鱼,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在海钓中,午鲳鱼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目标鱼种之一。以下是一些钓午鲳鱼的技巧:钓位选择:午鲳鱼喜欢在海水的中上层活动,因此,在选择钓位时,可以选择一些离岸较远、水深适中的海域进行垂钓。此外,午鲳鱼对光线较为敏感,一般会停留在光线较好的水域...

    已经有82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鲳鱼的饲养技术方法有哪些?

    鲳鱼的饲养技术方法有哪些?

    养殖条件试验池3口,位于紫泥镇甘文生态养殖示范区内,大小相同,每口池塘面积12亩,长方形,南北走向,池塘开阔向阳,池深2m,坡比l:2.5,沙泥底质,池底淤泥6cm-10cm。水源为九龙江中港水,排灌方便,可利用潮汐变化进排水,水质清新无污染,pH为7.0-8.2,盐度范围在5‰-12‰之间,氨氮含...

    已经有95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鲳鱼的外形特征解读

    鲳鱼的外形特征解读

    鲳鱼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体长约20厘米。头较小,吻短、圆钝,稍突出于下领之前。口小,微斜,牙细。眼:小,侧位。眼间隔呈大的弧形隆起。鼻:小,每侧各2个,前鼻孔圆形,后鼻孔呈裂缝状。颌:上颌骨达眼前缘的下方。两颌各有1行细齿,排列紧密。鳃:鳃孔小,鳃耙短弱,排列稀松。鳞:鳞细小,圆形,极易脱落...

    已经有122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比目鱼的物种品种种类特点解读【祥】

    比目鱼的物种品种种类特点解读【祥】

    比目鱼类是底栖食肉性、冷温型海洋鱼类,由于这些鱼类肉质细腻、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污染较少,深受市场欢迎,加上这类鱼性情较为温顺,游泳速度较慢,也就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工厂化养殖也随之发展起来,且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可以养殖的比目鱼类主要有以下品种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

    已经有157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鲆鱼【píng yú 】

    鲆鱼【píng yú 】

    鲆鱼是比目鱼的一类。鲆科动物的统称。体侧扁,不对称,两眼都在左侧。口前位,下颌多少突出,前鳃盖骨边缘游离。有眼的一侧暗灰色或具斑块,无眼的一侧白色。代表种为牙鲆,又叫褐鲆。根据它们的形态特点,群众对他们的称呼有:牙片、偏口、左口鱼、歪嘴子、牙偏、石盖子等。主要分布于热带及温带海域,我国沿海均产,如牙...

    已经有956人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