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是指由鱼卵孵化的小鱼,叫水花、水花苗,也叫鱼苗、鱼花、也称为海花。欢迎访问水花网,鱼花网,为爱鱼者免费提供鱼之分类,习性,喂养等信息!

鱼花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非鱼类 > 水下生物

水下生物

小须鲸 xiǎo xū jīng 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小鳁鲸

发布时间:10-09 水下生物 阅读编辑:渔者
小鳁鲸​(学名: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是须鲸科、须鲸属小型须鲸的一种。头极窄而尖,仅一条嵴。体呈细长而尖,上面观头部成一锐角等腰三角形。具背鳍小,镰刀形,位于体后约1/3处。鳍肢细,末端尖尾鳍颇宽,约为体长的1/4,后缘平滑,凹形,具缺刻。鳍肢相当于体长的15~17%。褶沟细,长不达脐,计40~70条,个体差异很大,终止于脐之前鳍肢之后。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和鳍肢的上面白色,体侧灰色。鳍肢的基部与末端均为黑色,中问为一白色横带。须板白或黄色。鲸须的前面黄白色,后面则为灰或黑褐色。尾鳍下面的有些部位为蓝铁灰色。...文章源自鱼花网【www.fishbkw.com】-https://www.fishbkw.com/Nonfish/2438.html
小须鲸 xiǎo xū jīng 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小鳁鲸
中文名小须鲸 鲸偶蹄目
学名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亚目须鲸亚目
别名尖嘴鲸,小鳁鲸须鲸科
动物界小须鲸
脊索动物门须鲸属
哺乳纲分布太平洋、大西洋等海域
亚纲真兽亚纲拼音xiǎo xū jīng
说明:该表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渔者|编辑整理!

小鳁鲸(学名: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是须鲸科、须鲸属小型须鲸的一种。头极窄而尖,仅一条嵴。体呈细长而尖,上面观头部成一锐角等腰三角形。具背鳍小,镰刀形,位于体后约1/3处。鳍肢细,末端尖尾鳍颇宽,约为体长的1/4,后缘平滑,凹形,具缺刻。鳍肢相当于体长的15~17%。褶沟细,长不达脐,计40~70条,个体差异很大,终止于脐之前鳍肢之后。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和鳍肢的上面白色,体侧灰色。鳍肢的基部与末端均为黑色,中问为一白色横带。须板白或黄色。鲸须的前面黄白色,后面则为灰或黑褐色。尾鳍下面的有些部位为蓝铁灰色。

小鳁鲸多单独游泳,在小范围内可发现10~20头的个体,但系散群。通常并不成对伴游,只在发情交配期短时合游。食饵以太平洋磷虾和小鱼类为主。胃容物主要为玉筋鱼、太平洋磷虾、日本鳀鱼,也有青鳞鱼、扁鲦、黄鲫、小黄鱼、鳝鱼、鲵鱼、黄姑鱼等,吞食这些鱼类都是少量的。广分布于南极水域、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及北冰洋,在热带地区较少。


形态特征

体短粗,呈纺锤形。黄海捕获最大体长,雌鲸8.60米,雄鲸7. 91米;平均体长雌鲸6.93米,雄鲸6.14米;成年雌鲸体长大予雄鲸。大连前海捕获鲸平均体长,雌鲸7.28米,雄鲸6.92米。海洋岛渔场平均体长,雌鲸6.75米,雄鲸6.04米。体长为最大体围的1.4~2.4倍。头部较小,身体前部较肥粗,自头部最粗大的部分向前由颧骨至吻端缩小得特别尖锐,两侧匀称,正面观犹如等腰三角形。在吻端至呼吸孔的颌骨中线上形成不高的脊峰。成年鲸下颌端比上颌端突出15~20厘米,闭拢嘴时,下唇边缘高于上唇端。由鳍肢向后体形较圆,自脐部向后渐次减细且匀称。尾部比例大,约为体长的28%。从背鳍和肛门往后至水平的尾鳍这一段上下形成尖锐的脊谷与“龙骨”。呼吸孔2个,并列于头部正面两眼横线的稍前方。眼睛很小,直径6~8厘米,位于嘴角紧上侧,微向外突出。外耳仅为1对极小的圆孔,位于眼的后上方,距眼平均为体长的5.4%。

3.jpg

背鳍位于肛门垂直线的稍前方,亦即体长后部分1/3的起点处,顶端向后特别弯曲而有规律,后缘形成凹裆,其高度一般为体长的3.5%。鳍肢小如剃刀形,由中央部稍后呈急角度的变窄,平均最大宽度为28.5厘米。尾鳍有缺刻,尾叶两翼曲线轮廓较匀整,每一翼的宽度约等于鳍肢的长度。腹部褶沟50~72条,由下颌前部的联接处起向后延伸,终止于脐的稍前方,主要分布在鳍肢下边腹部的范围内,由腹部的中央位置向两侧渐短浅,以鳍肢附近的为最短。所有褶沟并不完全由前向后成一直线延伸,其中有些往往在半途分枝为两条。胎儿的褶沟数通常和母鲸并不一致。脐约在身体的中央部位。肛门位于身体后部1/3的起点处。其前面为生殖裂。雄性的阴茎通常不露出体外。雄性的乳头位于阴沟的后方两侧,埋于乳沟内。1960年7月8日获一头体长450厘米的雄鲸,只有1个乳头夹在右侧乳沟内,而左侧平坦没有乳头和乳沟。雌性阴裂未成熟期通常闭合,成熟后稍开口把阴挺露出。乳头2个,分别位于生殖裂的两侧,平时藏于皮质纵沟内,授乳期则露出沟外。体长750厘米的雌鲸生殖孔长20厘米,阴沟长50厘米,乳头直径2厘米,两侧乳沟长20厘米,距阴沟6厘米。年龄大的鲸在乳沟外侧另形成一平行的短纵沟,长约15厘米,距乳沟3厘米。

由背部至体侧带有浅蓝色的暗灰或灰黑色,背部色浓,两侧渐淡。背鳍与脊背为同样颜色。颌部、胸部和腹部乳白色。刚被击毙的鲸白色部分有时呈现出十分美丽的粉红色泽,整个身体呈现出亮光。一般头部至鳍肢处脊背部分的色泽较其余体色深而呈暗灰色,甚至呈黑色。这样的颜色在侧面由嘴角至鳍肢基部间形成一宽舌状,背的暗灰色部分由鳍肢稍后斜伸至尾部,界限鲜明,渐至体侧色淡而呈蓝灰色。下颌两边灰黑色,吻端白色。颌部褶沟淡红色或乳白色,至胸部及腹部褶沟内为淡红色,褶垄为乳白色。近鳍肢下的褶垄灰色,褶沟深灰色。由鳍肢往后白色分布区扩大,可上升达体侧的一半,而后渐下降,沿尾柄的下面缩小至1/3以下。

鳍肢外侧中央部分有1条宽约20~35厘米的白色横带,通常为鳍长的1/3,基部和远端的其余部分与背鳍一样为灰黑色,接近白色带处为灰色。此白色带与基部灰黑色区以凸形线截然相分,与远端的黑色区界线不明显。鳍肢内侧的颜色与外侧相同,且白色横带稍宽些。刚捕获的鲸白色带往往带有粉红色彩。尾鳍上面与脊背呈同样的颜色,下面和腹部一样呈乳白色,但其两端为灰色,并沿其外缘具有黑色的边。

5.jpg

鲸毛分布在头部,共有38~47根,均为白色。其生长位置不对称。通常在上颌两侧成纵列各生有4~5根,呼吸孔两侧各有2~3根,呼吸孔中央位置间有2~3根。下颁每侧成纵列生有5~8根,下颌吻端成两个垂直列各有5~6根。毛的排列间距也不匀称。胎儿或成体在头部上述位置均生有毛,胎儿与母体的毛数并不一致。

鲸须每侧有230~273片,根据38头统计,平均为253片。整个须列长度为头骨长度的60%左右。须板为直角三角形,一般高约17厘米,位于须列的中后部最高为21厘米。须板基部宽约10厘米,中部宽约5厘米;厚度可达1.8~2.5毫米。须毛细软,长约13厘米,直径0.2~0.6毫米。须板最大间距约5毫米,近端比远端的间距几乎大1倍。须板长、宽、厚度及间距随体长的增长而增大。须板和须毛都呈黄白色,间或呈乳白色。某些个体部分须板外缘有灰黑色的边,宽度一般为5毫米。 

头骨背面观呈锐角等腰三角形,长度相对比其它鲸类小,这同其过滤器官小有关系。颅全长为体长的21~25%,通常不大于2米。体长750厘米的鲸,颅长181厘米,颅宽85厘米。吻突尖锐,微向下弯,后部短粗而宽。上颌骨显得短宽,颚鼻突短,前颌骨细长而稍扭曲。鼻骨上面呈三角形,向前伸出达额鼻突基部连线。犁骨呈管状向颚面凸出。额骨眶板较大而宽。眶上突宽而大。眼窝较大。听泡小。上枕骨呈三角形,由顶端身体向后下方倾斜构成颅顶盖,中央至枕骨大孔有一脊。基枕骨、外枕骨同上枕骨愈合一起。鳞骨下方有一浅凹,借以同下颌骨相关节。下颌骨向外方弓曲,前端稍扁,冠状突高。

脊椎骨48~50个。颈椎7个,各自分离。腰椎和尾椎数量有差异。椎式通常为C7+T11+L12+Ca18=48。颈椎占脊椎总长的5.5%,胸椎占总长的21.2%,腰椎占36.1%,尾椎占37.2%。肋骨11对。胸骨的变异性较大,一般呈“十”字形。肩胛骨如板斧。鳍肢有4指,指式为:Ⅰ-3~4,Ⅱ-8,Ⅳ-7,Ⅴ-4。腰带骨呈棒状略弯曲。


文章源自鱼花网【www.fishbkw.com】-https://www.fishbkw.com/Nonfish/2438.html

版权:《小须鲸 xiǎo xū jīng 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小鳁鲸》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虎鲸的保护现状怎么样?

    虎鲸的保护现状怎么样?

    保护现状编辑 播报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数据缺乏(DD)。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 附录Ⅱ。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附录Ⅰ和Ⅱ级,北大西洋东部以及E...

    已经有94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虎鲸怎么进行繁殖?

    虎鲸怎么进行繁殖?

    虎鲸为多配性的。在西北太平洋,多数在5-7月间进行交配。在东北太平洋,它们大多在10月至次年3月间产仔。成年雄性体长5.2-6.2米,成年雌性体长4.6-5.4米。雌性在11-16年间生产第一个可存活的仔鲸。虎鲸全年都可以交配,每当雌性动物进入发情期,虎鲸就可以繁殖,每年可能多次发生。但是,大多数繁...

    已经有220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虎鲸的生活习性特点解读

    虎鲸的生活习性特点解读

    迁徙高纬度虎鲸的长途迁徙已有记录。马修斯等在2011年用卫星跟踪了一头虎鲸,从加拿大东部北极圈进入北大西洋中部5400公里(纬度38度)。2012年从德班(Durban)和皮特曼(Pitman)追踪虎鲸从南极半岛到巴西南部,然后回溯——直达约9,400公里的直达往返。皮特曼等人在2012年跟踪了从罗...

    已经有199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虎鲸栖息环境及分布范围特点

    虎鲸栖息环境及分布范围特点

    栖息环境虎鲸的生境为极地和温带海域为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海域日本北海、冰岛,对于水温、深度等因素似乎没有明显的限制。通常更喜欢20-60米的深度,也可以沿着海岸线探访浅水区或潜入300米寻找食物。它们在高纬度地区有相当高的栖息密度,特别是在猎物充足的海域。 [10] 它们的移动情形普遍与追踪猎物...

    已经有270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虎鲸 hǔ jīng Orcinus o

    虎鲸 hǔ jīng Orcinus o

    虎鲸(学名:Orcinus orca):是哺乳纲、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头部呈圆锥状,没有突出的嘴喙。身体大小、鳍肢大小和背鳍高度有明显的性二型。大而高耸的背鳍位于背部中央,雄性成体的背鳍直立,高可达1.0-1.8米,雌性的背鳍明显地镰刀形,高低于1米。胸鳍大而宽阔,大致呈圆形。上、下颚各有10-...

    已经有183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布氏鲸的种群现状如何?

    布氏鲸的种群现状如何?

    国际捕鲸委员会(IWC 1996)将北太平洋的布氏鲸活动海域分为三块:北太平洋西部(西经150以西,南纬2以北)、热带太平洋东部(西经150以东,南纬10以北)、中国东海和加利福尼亚湾。南半球则被分为:南太平洋西部(西经150以西,不包括所罗门群岛海域)、南太平洋东部(西经150以东,南纬10以南)...

    已经有98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布氏鲸的保护级别状态

    布氏鲸的保护级别状态

    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Ⅱ。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鲸目*其它鲸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数据缺乏...

    已经有87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布氏鲸怎么进行繁殖?

    布氏鲸怎么进行繁殖?

    日本高知县沿岸的东海海域,春季有时看到与仔鲸相伴的雌鲸,但这并不能证明它们在此产仔。在大洋中的地方种群,交配和产仔的高峰在冬季。南非地方种群的妊娠期约11个月,新生仔鲸长约4m。哺乳期约6个月,仔鲸断乳时体长约7m。西北太平洋地方种群雄性在11~11.4m达性成熟,雌性在11.6~11.8m。...

    已经有60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鳀鲸生活习性特点及分布范围特征

    鳀鲸生活习性特点及分布范围特征

    栖息环境主要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域,在水温高于16.3摄氏度的热带和温带水域终年都可看到布氏鲸类。 生活习性它们不集成大群,北太平洋的布氏鲸类通常单独或2~3头为一群,12头是最大的群。它们的喷潮高约3~4m。通常呼吸4~5次后,做一次长潜水。有时在水下呼气,然后出水,此时几乎无喷潮。极少见到它们在潜...

    已经有97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布氏鲸 bù shì jīng Bala

    布氏鲸 bù shì jīng Bala

    布氏鲸(学名:Balaenoptera brydei)背部深灰色,腹面黄白色,平均长度12米,雌性比雄性长0.3米左右,头顶有两个气孔,气孔与头部尖端之间有三个平行突起,鳍相对较小,背鳍突出,呈镰刀状,下颚顶部有两排鲸须板,数量约有300个。...

    已经有1580人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