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bái xún ’
中文名 | 白鲟 | 目 | 鲟形目 |
学名 | Psephurus gladius | 科 | 匙吻鲟科 |
别名 | 象鱼、象鼻鱼、箭鱼、柱鲟鳇、琵琶鱼,古时称鲔 | 亚科 | 铲鲟亚科 |
界 | 动物界 | 属 | 白鲟属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种 | 白鲟 |
纲 | 硬骨鱼纲 | 分布 | 海河到钱塘江之间的各大河流 |
亚纲 | 辐鳍鱼纲 | 拼音 | bái xún |
白鲟(学名:Psephurus gladius),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物种。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
SWhite sturgeon (scientific name: Psephurus gladius), with a body length of 2-3 meters, a weight of 200-300 kg, and a maximum body length of 7.5 meters. Also known as the Chinese paddlefish, and the paddlefish living in the Mississippi River belong to the species of the paddlefish family. Also known as Chinese swordfish, it is the largest freshwater fish in China. Because its kiss looks like an elephant trunk, it is also commonly known as an elephant fish.
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为鲔。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2020年1月2日消息,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被宣布于2019年12月23日灭绝。
2022年7月21日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发布全球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
形态特征
白鲟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它是体形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因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琴鱼、朝剑鱼,古名鲔。体长梭形,上下颌均具尖细的齿;吻长剑状,其长为眼后头长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后逐渐变宽,前端钝尖,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
白鲟身体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古书上有“鲔口在颌下,长鼻软骨者也”的记载,将白鲟的生态特征作了精练的概括。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小,有细小须一对,位于吻的腹面。口裂大,弧形,具伸缩性,位于头部腹面。头每侧有外鼻孔2个。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体侧线完整,歪型尾,上叶长、下叶短,上叶背面有棘状鳞,体表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棱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均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肠管短,肠内有7~8个螺旋瓣。头、体背部和尾鳍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白鲟与中华鲟和达氏鲟的主要区别是体上及头部均裸露,没有骨板被覆,上下颌上具有细牙齿。它的体形也很奇特,身体呈长梭形,前部平扁,后部稍侧扁。头部的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吻部长而尖,像一把锋利的长剑,伸出于头的前端。吻的两侧有宽而柔软的皮膜,腹面有一对短而细的吻须。口大,位于头的腹面,呈马蹄形,能伸缩。鳃孔也较大,没有鳃盖骨,但眼睛却很小。眼睛后面有喷水孔。体表光滑无鳞,或仅有散布身体各处的退化鳞片痕迹。尾鳍为歪形,上叶比下叶长。头部,体背和尾鳍都为暗灰色,腹部白色。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梅花斑状的神经细胞组织。皮肤光滑柔软,身体两侧的侧线上有许多像小树杈一样的分枝。鳔大,具1室。
版权:《白鲟‘bái xún ’》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我国为白鲟所发的纪念邮票
中国于1994年3月18日发行的《鲟》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白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又名长江鲟)、中华鲟(又名王鲔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鳇。它们分别属于鱼纲硬鳞总目的白鲟科和鲟科,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为长江、黑龙江、珠江等流域经济价值极高的特产鱼,肉及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享有盛名,素有...
已经有104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鲟留给我们的世界纪录!
最大的溯河洄游鱼类:在淡水中出生,幼年时洄游到海里,然后回到淡水中产卵的鱼被称为溯河洄游鱼。这种鱼中最大的是白鲟,它们平均长2.3米,重65~130千克。鲟鱼有钻石形状、像珐琅一样的鳞片。(吉尼斯世界纪录)...
已经有75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鲟的繁殖方式解析
初次性成熟年龄为7~8龄,个体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重量在25公斤以上。生殖季节约在3~4月,产卵场所在长江上游重庆以上,水流较急流速约0.49米/秒、水深10米以内、底质多为岩石或鹅卵石的河段,比较集中的产卵场在江安县附近的长江河段和四川宜宾柏树溪附近的金沙江河段。四川省宜宾县柏溪镇对岸约500米江...
已经有108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鲟物种起源解读
匙吻鲟科鱼类最早出现于白垩纪(距今一亿多年)。现今存活的匙吻鲟科鱼类仅有两属的两种,分别分布于亚洲的长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主要原因是在古地质上由于第四纪冰期产生的环境剧烈变化,使原来比较广泛分布的匙吻鲟科鱼类在很多地方消失了,只有两个种在上述两条尚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河流中遗存下来。 [2] 右图...
已经有107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遗憾】白鲟正式宣布灭绝!
2022年7月21日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发布全球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
已经有88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2022年中型观赏鱼排行榜!
中型观赏鱼排行榜是七彩神仙鱼、黑玛丽、鹦鹉鱼、孔雀鱼、红箭鱼。1、黑玛丽又名黑摩利花鳉科,为鳉形目(鲤齿目),鲤齿亚目,花鳉科,花鳉属一种由人工培育出的淡水观赏鱼类。。体呈梭形,长5~6厘米,雌雄均全身黑亮,别具一格,令人喜爱。黑玛丽鱼对水质要求不严,喜欢含有微量盐分的水,适宜水温为20℃~24℃。...
已经有147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泰国斗鱼可以和什么鱼一起混养?
泰国斗鱼可以和玛丽鱼、红绿灯鱼、红箭鱼等游速较快、身型灵活的小型鱼一起养。因为它们的性格比较凶猛,虽然攻击力不是很强,但性格好斗,所以饲养者要选择一些性格温和、游速较快的鱼儿一起混养,以减少打斗。除此之外,也可以混养菠萝鱼、七彩神仙鱼等中型鱼。斗鱼遇到体型偏大的鱼,也不敢轻易发起进攻。...
已经有96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单角马夫鱼 Heniochus mono
单角马夫鱼,Heniochus monoceros (G. Cuvier, 1831)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东非洲,东至土木土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新南韦尔斯。台湾各地岩礁及珊湖礁海域皆可见其踪迹。...
已经有90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红海马夫鱼 Heniochus inte
红海马夫鱼,Heniochus intermedius蝴蝶鱼科马夫鱼属。本鱼鱼体为由上半部的银白色逐渐变成金黄色,体侧有有两条宽大的褐色斜条纹,第一条从背鳍硬棘基底及头顶,经过眼睛延伸至臀鳍硬棘部。...
已经有101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多棘马夫鱼 Heniochus diph
多棘马夫鱼,Heniochus diphreutes 俗称黑白关刀,全长21厘米,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杂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会啄食其他鱼只体表的寄生虫。...
已经有135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假鳡鱼 jiǎ gǎn yú 棍子鱼
- 白鱼 bái yú Anabarilius
- 鲌 bà culter
- 鲴鱼 gù yú
- 岩原鲤 yán yuán lǐ Procypris rabaudi
- 丝鳍塘鳢 sī qí táng lǐ Nemateleotris magnificus (Fowler, 1938)
- 丝鳍线塘鳢 sī qí xiàn táng lǐ Nemateleotrismagnifica
- 瓣结鱼 bàn jié yú Tor brevifilis (Wu, 1977)
- 斑鳜 bān guì Siniperca scherzeri
- 瓦氏黄颡鱼 wǎ shì huáng sǎng yú Pelteobagrus vac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