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是指由鱼卵孵化的小鱼,叫水花、水花苗,也叫鱼苗、鱼花、也称为海花。欢迎访问水花网,鱼花网,为爱鱼者免费提供鱼之分类,习性,喂养等信息!

鱼花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淡水鱼 > 国内淡水鱼

国内淡水鱼

鲈鱼 Lateolabrax japonicus lú yú

发布时间:02-13 国内淡水鱼 阅读编辑:渔者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黄河鲤鱼、鳜鱼及黑龙江兴凯湖大白鱼并列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我国的鲈鱼品种以松江鲈为主,又名四腮鲈鱼,也称虎头鱼。...文章源自鱼花网【www.fishbkw.com】-https://www.fishbkw.com/a/366.html
鲈鱼 Lateolabrax japonicus lú yú
中文名鲈鱼
鲈形目
拉丁学名Lateolabrax japonicus亚纲辐鳍亚纲
别名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七星鲈
真鲈科Percichthyidae
动物界日本真鲈 Lateolabrax japonicus
脊索动物门花鲈属Lateolabrax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分布中国、朝鲜及日本的近岸浅海,喜栖息于河口,亦可进入江河淡水区
硬骨鱼纲汉语拼音lú yú 
说明:该表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渔者|编辑整理!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黄河鲤鱼、鳜鱼及黑龙江兴凯湖大白鱼并列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我国的鲈鱼品种以松江鲈为主,又名四腮鲈鱼,也称虎头鱼。

百度翻译提供:

Lateolabrax japonicus, also known as flower perch, zhaihua, perch board, four rib fish, etc., is commonly known as perch mackerel. It is listed as 银行卡China's four famous freshwater fish银行卡 together with Yellow River carp, mandarin fish and Heilongjiang Xingkai Lake white fish. The species of perch in China are mainly Songjiang perch, also known as four gilled perch, also known as tiger head fish.

其体长侧扁,下颌长于上颌,肉坚实呈蒜瓣状,鱼鳔可制鱼肚,常清蒸食用。其肉质洁白肥嫩,细刺少、无腥味,味极鲜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入药,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补品。一般体长30-40cm,体重400-1000g,已成为名贵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史料记载

《嘉佑本草》载:“鲈鱼,多食宜人,尤良。又暴干甚香美,虽有小毒,不至发病。”《本草纲目》云:“黑色曰卢,此鱼自质黑章,故名。淞人名四鳃鱼。鲈出吴中,淞江尤盛。四、五月方出,长仅数寸,状微似鳜而色白,有黑点,巨口细鳞,有四鳃。”李时珍认为,鲈鱼即松江的四鳃鱼,但据所述其状微似鳜鱼而色白,有黑点,巨口细喙。

外形特征

体较长,前部平扁,粗大,亚圆筒形,向后渐侧扁细小;背缘和腹缘浅弧形;背缘和腹缘浅弧形,躯干前半部稍高,腹鳍基部处体最高;尾柄低长。头宽大,平扁,背缘浅弧形,与上颌相交约25度,头部腹缘浅斜。吻宽大,圆钝,吻长约为眼径2倍。鼻孔2个。眼小,圆形,上侧位,距鳃盖骨后缘略小于距吻端2倍。口宽大,端位,口裂低斜。唇肥厚。上颌稍长于下颌,上颌骨露出,后端圆钝,伸达瞳孔后缘下方。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牙群。舌宽厚,圆形,前端稍游离。鳃孔宽大;第四鳃弓后无裂孔。鳃盖膜相连,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短小,颗粒状。假鳃发达。鼻棘1个,钝尖。吻背前颌骨突高大。鳃盖骨具1低棱,端部扁钝。下鳃盖骨和间鳃盖骨无棘。胸鳍基部上方无肱棘。眼间隔凹入。前鼻孔和后鼻孔均具短管状皮突。其他部位无凹洼,无皮瓣。

体无鳞,散具颗粒状和细刺状皮突,无骨板。头部无鳞。各鳍均无鳞。侧线几平直,略上侧位,伸达尾鳍基底。

背鳍连续,起点位于鳃盖骨后缘稍后上方;鳍棘部较短小,胸鳍宽大,腹鳍短小,尾鳍截形,微凸。

体腔中大,腹膜浅灰色。胃囊状,壁厚。肠短于体长,盘曲2次。幽门盲囊6个。无鳔。

体黄褐色,具斑纹和斑点。吻侧、眼下、眼间隔和头侧具褐色条纹。鳃盖膜橘红色。体侧在背鳍第二至第四鳍棘下方具1条纹,伸达鳃孔上角,背鳍第五至第九鳍条下方和最后鳍条下方以及尾鳍基底各具2横纹。背鳍鳍条部,臀鳍、胸鳍和尾鳍具多条点列横纹。臀鳍橘红色。腹鳍白色,无斑纹。

生活习性

冷温性海淡水洄游鱼类,体小型,体长约100mm。在淡水中生长肥育,栖息于清澈流水的底层,日间潜伏,夜晚活动,捕食虾类和小鱼。一年即达性成熟。在上海松江地区,亲鱼于每年11月开始向河口洄游,再由河口移向浅海。洄游开始时,性腺尚未成熟,洄游入海而逐渐成熟。降海洄游时雄鱼较早,雌鱼稍晚。一般雄鱼先到产卵场,钻入牡蛎堆成的洞穴中,等待雌鱼前来产卵。产卵后雌鱼离去;雄鱼具有护卵习性,留守洞穴保护卵块,常用胸鳍拂水,供卵子得到充分氧气。繁殖期间不摄食。经过降海和繁殖以后的亲鱼非常瘦弱。繁殖后的亲鱼移向沿海近处索饵。产卵场在潮间带。黄海南部的砺牙礁是松江鲈的一个产卵场,产卵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约经26天卵子孵化为仔鱼,雌鱼怀卵量5100-12800粒,卵黏性,粘结成块状,卵块呈淡黄色,橘黄或橘红色。幼鱼从4月中旬开始向近岸移动,溯河进入淡水成长。幼鱼生长迅速,两个月平均长度增加3.2倍。幼鱼主食浮游动物。为一名贵鱼类,因肉味鲜美而闻名中外,以上海松江县所产者最为著名。

分布范围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以黄海、渤海较多,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

营养成分

每100g鲈鱼含热量418.4KJ、蛋白质18.6g、脂肪3.4g、碳水化合物0.4g、钙56mg、铁1.2mg、磷131mg、钾205mg、钠144.1mg、铜0.05mg、镁37mg、锌2.83mg、硒33.1μg、VA 19μg、VB1 0.03mg、VB2 20.17mg、VB 33.1mg、VD 30μg和VE 0.75mg。鲈鱼的主体成分包括壬醛、(E)-2-壬烯醛、(E,Z)-2,6-壬二烯醛、辛醛、(E)-2-癸烯醛、己醛、庚醛、(Z)-4-庚烯醛、1-辛烯-3-醇等化合物。鲈鱼脂肪中的非饱和脂肪酸含量占59.7%,其中的EPA和DHA对大脑发育和记忆力有很大作用。在鲈鱼的氨基酸组成中,呈鲜味的特征性氨基酸主要为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其总量占鲈鱼肌肉氨基酸总量的42.5%。鲈鱼体内含有的3种胃蛋白酶原(PG1、PG2、PG3)和2种胰蛋白酶,均是促进消化吸收、降解食物的关键物质。鲈鱼血中也含有较多的铜元素。 

食用指南

历代本草多记载:鲈鱼对人体有良好的滋补作用,有补五脏、益肝脾、健胃、主安胎、治水气及强筋骨等功效。农业部在2004年发布相关行业标准中将鲈鱼列为无公害食品。在对鲈鱼的(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之后,英国卫生部门也将鲈鱼列入了无公害食品。鲈鱼功效:健脾、补气、益肾及安胎。宜食: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和胎动不安者食用。鲈鱼还具有补肝肾、益脾胃以及化痰止咳之功效,对肝肾不足者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据分析,鲈鱼自身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铜、VA、VB1、VB2和烟酸等成分。食用鲈鱼可补脑,尤其对儿童成长期的脑部发育有很大帮助;另外,由于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因此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有研究表明,食用鲈鱼可治疗小儿百日咳、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研究者还发现,食用鲈鱼不仅有利于伤口愈合,还对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或气血不足、脾虚水肿、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胎动不安等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本草经疏》云:“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而积渐流于虚弱,脾弱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证自除矣。”《食经》:“主风痹,面疱。补中,安五脏。鲈鱼肉多食发痃痔疮肿,不可同乳酪食。”《食疗本草》:“安胎补中。”《嘉祐本草》:“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及治水气。”《本草衍义》:“益肝肾。”《随息居饮食谱》:“鲈鱼,多食发疮患癖,其肝尤毒。中其毒者,芦根汁解之。” 

注意事项

首先,患有皮肤病的患者应该避免食用鲈鱼,因为鲈鱼本身中含有的物质会加剧皮肤的瘙痒程度。其次,鲈鱼的鱼肝也不能食用,在食用前应祛除干净。 

秋末冬初,鲈鱼肥美,其体内积累的营养成分最丰富,是食用鲈鱼的最佳时节。鲈鱼一般采用微冻保鲜使其肉质鲜美。常人均可食用鲈鱼,更适宜于贫血头晕、妊娠水肿和胎动不安者食用,以每餐食用100g为宜。但需注意患有皮肤病或疮肿者忌食鲈鱼。鲈鱼忌与牛羊油、奶酪和中药荆芥同食。

此外,鲈鱼肉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不易消化吸收,如食用时配以醋、酱油或柠檬,则可促进消化吸收。但在食用时一定要注意鲈鱼的新鲜度。


文章源自鱼花网【www.fishbkw.com】-https://www.fishbkw.com/a/366.html

版权:《鲈鱼 Lateolabrax japonicus lú yú》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维多利亚鲈鱼生存危机及相关介绍

    维多利亚鲈鱼生存危机及相关介绍

    相关介绍尼罗河鲈( Nile perch)是非洲东部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有鳞淡水鱼 [1] 。上世纪50年代,人们在克约伽湖放养了这种鱼,让尼罗河鲈来捕食当地渔民不捕的小丽鱼科鱼类,这样,鲈鱼就能长得更大且肉质会更鲜美在人们还未来得及对在克约伽湖放养鲈鱼的影响进行评估之前,尼罗河鲈已经被引进维多利...

    已经有68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尼罗河鲈 ní luó hé lú 维多

    尼罗河鲈 ní luó hé lú 维多

    尼罗河鲈( Nile perch)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100种入侵物种中的一种。又名维多利亚鲈鱼,是非洲东部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有鳞淡水鱼。它们在非洲分区分布很广,会出现于乍得湖、刚果河、尼罗河、塞内加尔河、图尔卡纳湖及其他河川流域,亦曾在埃及马雷奥蒂斯湖带微咸的水中被发现。...

    已经有56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英丽鱼的饲养方法好不好养?

    英丽鱼的饲养方法好不好养?

    饲养菠萝鱼身体呈卵形而侧扁,体色随环境水温和年龄的不同而变化。雄性体侧有红色小点形成的纵纹,雌鱼体侧有数条暗色的垂直条纹。性情比较温和,能与温和的大型鱼类进行混养。喜中性水质,在水温25~30℃时生长良好。食物以红线虫、水蚯蚓、面包虫等活性饵料为主。由于摄食量比较大,应控制投饵量 产地:原产于中美洲...

    已经有111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英丽鱼 yīng lì yú Heros

    英丽鱼 yīng lì yú Heros

    英丽鱼​Heros severus (Heckel, 1840),又叫菠萝鱼和西付罗鱼、庄严丽体鱼、斑眼花鲈。原产圭亚那、巴西和亚马逊河流域等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中国。该鱼体侧扁,呈椭圆形,体长20厘米,基色为黄绿色,眼大呈金红色,嘴上有小红点,色彩多变,布有黑色条纹。背鳍和臀鳍延伸至尾柄...

    已经有58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红肚火口鱼 hóng dù huǒ kǒ

    红肚火口鱼 hóng dù huǒ kǒ

    红肚火口鱼​,产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又名红胸花鲈。鲈形目慈鲷科的一个物种。火口鱼个体较大,纺锤形,长可达10~15厘米,头大,体稍高略扁,肥壮强健。最大特色是张开大嘴,一口血红色,故名火口鱼。...

    已经有71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东坡鱼的做法好吃又简单!

    东坡鱼的做法好吃又简单!

    现今留传的东坡鱼有各种做法,如东坡糖醋鱼、东坡鳊鱼、东坡墨鱼、东坡鳜鱼、东坡鲥鱼、东坡鱼头、东坡鳆鱼、东坡鲈鱼等,反正炸、烹、煮、蒸不一而足;但最佳的做法,还是当年苏东坡创制的“东坡鱼”。材料鲤鱼或鲫鱼一条青葱、生姜少许大白菜少许橘皮切丝豆苗适量做法一1.鱼先抹上盐,肚里塞上大白菜叶。2.热油锅,将...

    已经有82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珍珠马甲鱼 zhēn zhū mǎ ji

    珍珠马甲鱼 zhēn zhū mǎ ji

    珍珠马甲鱼​是斗鱼科热带鱼中最美丽,也是最受水族爱好者欢迎的鱼类。原产地是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等地 。珍珠马甲鱼分类地位: 鲈形目,攀鲈亚目,毛足鲈属珍珠马甲鱼学名:珍珠鱼(珍珠马甲鱼) ,适合水温:20-30℃。银褐色的身体,乃至鳍边均布满了珍珠状的斑点,显得格外雍容华贵...

    已经有100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攀鲈的繁殖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解读

    攀鲈的繁殖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解读

    繁殖方式攀鲈约一年半能达至成熟,体长约12厘米就能繁殖。它的两性异型不明显,雄性头略大圆钝,具较浓暗的红色,雌性头小略尖,腹部略胀。繁殖期于春夏5-7月,在水生沉水及挺水植物茂盛处产卵,大型成熟个体可产约2 000粒浮性卵,具领域及亲代抚育行为。 养殖技术池塘条件养成用池塘面积大小不限,但以5-20...

    已经有154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攀鲈 Anabas testudineu

    攀鲈 Anabas testudineu

    攀鲈,(学名:Anabas testudineus)是攀鲈科、攀鲈属小型亚洲淡水鱼。体卵圆形,侧扁。头圆钝,吻短,眼略大。眶前骨被以皮肤,下缘有锯齿。口端位,口裂略斜,后端达眼中部的下方。领齿细小。鳃盖各骨均有锯齿,鳃盖骨与下鳃盖骨后缘的呈棘状。鳃盖膜愈合,不连于颊部。头体均被鳞,体部为略大的栉鳞;...

    已经有66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三线矶鲈 Parapristipoma

    三线矶鲈 Parapristipoma

    三线矶鲈,学名:Parapristipoma trilineatum (Risso, 1826)。体延长侧扁。幼鱼时体侧有3条宽幅暗褐色纵带,此纵带随着鱼的成长逐渐消失。鱼体可长达40厘米。肉淡色有弹性。喜欢密集成群巡游于珊瑚礁区外围之水层中,水深10~50米。以人工鱼礁或独立礁区最常见。...

    已经有605人阅读  查看更多